湘潭大学

中文版 | 英文版

湘潭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2-03-14浏览次数:




湘潭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   3 9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及年度建设情况

1.1历史沿革

湘潭大学于 2000 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 年获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 年在化学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下增设了化工装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科专业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原化工设备及机械为湖南省特色专业,于 1975 年开始招生,2020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于 2007 年开始招生。

1.2培养方向及特色

1)过程强化与高效节能装备:以过程设备的高效传热 和节能环保技术为研究对象,借助 CFD、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和先进测试技术等手段,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开展传热装置 参数化设计与优化、内插式强化传热元件参数化建模、动力装置排放控制及装备结构轻量化设计与优化分析等理论与 应用研究,为过程工业高效节能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热工过程仿真优化及检测:将热工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燃煤与燃油锅炉、工业窑炉、制冷与低温 设备等典型热工设备内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对设备运行特性 进行模拟分析,并对典型热工设备开展热工检测、故障诊断、自动控制等方面研究,获取优化的结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为热工设备高效、经济、低污染设计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3)能量转化过程强化与新能源利用技术:针对太阳能、 风能等新能源利用与转化过程中的传热传质问题,采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太阳能集热过程中的工质流动及传热性能、太阳能存储中涉及的新材料与强化传热特性、太阳能集热器设计和研发、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工程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1.3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迎接国际性竞争, 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胜任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教学工作。了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1.4学位标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 35分,其中学位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 24 学分。学分的具体分布为:公共基础 6 分、专业基础 11 分、专业必修 7 分、方向选修 7 分、前沿讲座和教育实践 4 分。为了突出学科交叉,规定研究生所选导师的方向课不能超过 2 门。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至少发表 1 篇CSCD 类期刊以上的学术论文、或申请 1 项发明专利、或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 10 万以上的省部级项目,或 10 万以上的横向项目),同时还要求通过考察学位论文是否让硕士生受到全面系统的研 究训练,是否具备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考察论文质量。

1.5导师队伍

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 33 人,其中教学科研系列 31 人;教授职称 4 人,副高级职称 8 人;湖南省“121 人才工程”人 1 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1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硕士生导师 15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5 人;90%以上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科研经历,同时外聘优势企业中高级职称兼职教师10 人。

1.6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现拥有“绿色高效过程装备及智能控制”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1 个(合作单位: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绿色高效传热与能源转换实验中心”中西部财政资助实验中心 1 个以及“过程装备研究所”、“风电技术研究所”2 个校级研究所。本学位点参与了“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1.7人才培养


学位点注重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 做好学科建设工作,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已形成具有较强区域特色和社会影响的学科,为湖南省及周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2021年,本学位点毕业 研究生34人,其中,学硕12人,专硕22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100%实现就业,就业质量高。

二、制度建设完善和执行情况

2.1参与与执行学校制度情况

根据学校出台的《湘潭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湘大研发〔2022〕4 号)、《湘潭大学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实施办法(试行)》(湘大研发〔2022〕3 号)、《湘潭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湘大研发〔2022〕2 号)、

《湘潭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湘大研发

2022〕1 号)等文件, 本学位授权点严格按照以上文件进行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

2.2本学位授权点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

本学位点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创新,有效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学术型研究生,通过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比如针对算法设计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培养其创 新和探索能力。在教学方式创新上,采用“研讨式”和“多师同 堂”等研究型教学方式代替任课老师一人站讲台的局面,逐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整体质量。

具体到课堂上,通过学生评价、督导团评价和学院评价三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三者的权重比例为 62 2。其中,学生评价由教务处组织,督导团评价由校督导组负责,学院评价由学院领导负责。评价基本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等。学生评价通过发放学生评价信息采集表的形式,每学期进行一次。校督导团和学院领导对任课老师进行现场听课评价,并填写听课记录,将上课意见反馈给教师本人。在学期末,通过计算权重给出评价结果,督促任课老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3导师招生资格条件审核制度和执行情况

  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精湛的业务素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基本素质。同时,在研 究生招生方面,实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招生资格条件审核 制。只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和条件(2),才具有当年学术学 位硕士生导师招生资格,达不到招生资格条件的导师需适当 减少招生名额,甚至取消当年硕士生招生资格。

1科研项目条件:当年有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 要的可支配科研项目经费。

2教学科研业绩条件,近三年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 发表 SCI/SCIE/EI 收录论文 2 篇;

② 作为主编、或副主编、或封面(或版权页)署名作者,出版学术著作、译著或研究生教材 1 部;

③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 项;

④ 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或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或湘潭大学校长奖、或湘潭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⑤ 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获得学科创新竞赛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⑥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或地市级科研奖励一等奖的前 5 名、二等奖的前 3 名、三等奖的第 1 名;

⑦ 获得学校认可的其他科研奖励。导师队伍的培训:

学位点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组建教授团队集体培养, 充分发挥了导师、教授团队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具体从以下进行操作:

1)加强导师对学校、学院以及学位点政策和规章制度 的学习,使新导师能尽快熟悉培养研究生的流程;

2)采取组建教授团队集体培养的方法,让资深导师协助新导师指导一届毕业生,完成指导一个周期的学习、实践。 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论文选题,到研究生的指导、开题报告、 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等,均有资深导师带新导师完成,在掌握基本流程后,新导师再独自指导研究生。


三、针对留存问题整改情况和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3.1整改情况

  针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偏少;导师队伍偏少,研究生规模偏小;研究生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一志愿报考学生数量偏低等留存问题,学位点加大教学改革的投入,推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积极引进 高质量的人才,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的建设,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多举办本学位点的学术讲座,激励研究生外出参加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吸引优 秀学生,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科点应在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

3.2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一、加强力度引进人才,尤其是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计划近三年本学科专任教师人数达到 35 人左右;

二、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中正高级职称比例、海外经历比例、外籍教师比例;

三、争取经费及人员引进,积极组织优秀教学能手申报教学成果和精品课程;

四、继续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继续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或申请国家专利,促进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工程应用研究;

六、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加强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相关培养;

七、鼓励教授团队、青年教师集中优质资源发表高质量论文,并建立高质量论文及高被引论文奖励措施,搭建平台为专利转化和应用创造条件,组织教学名师及能手集中资源申报国家级规划教材;

八、大力培育学科标志性成果和省级科技奖励,进一步加大投入购置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力争五年内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奖励 1~2 项;

九、通过集中资源、凝练方向,采取教授团队评审指导、 学院指导、学校指导三层把脉以提高项目申请的命中率。



关闭

阅读关注最新发布